close


隨著城市化的進展,各國近來都致力於開發農產生鮮電商,讓忙碌的都市上班族可輕易在網路上購買到每天要吃的蔬果,看起來完全符合剛性需求與科技進展,沒想到在大陸完全水土不服,最新數據赫然發現,現在4千家的大陸生鮮電商業者,有95%虧損,只有1%是賺錢的。

哩程卡 國外刷卡手續費比較2018 日本國外刷卡手續費怎麼算

大陸的電子商務非常發達,有各自擅長的平台與產業鏈那一張現金回饋卡比較好,唯獨生鮮電商這塊大餅一直咬不動;從2015年有這個構想,2016年開始資金、業者大量投入,前仆後繼進場、又一波一波地倒掉。物流省成本 主動升溫

對台商來說,雖知生鮮是電商零售的最後一塊藍海,但問題是太困難了,不少台商都抱怨,冷凍商品從福建海關上岸,以虱目魚產品為例,原本零下30度低溫配送,送到北京時只剩3度,中間的環節不知退冰幾次,怕消費者吃出問題,只好整批貨銷毀。在2011年的兩岸產業搭橋專案中,也把冷鏈物流視為重點項目,然而目前兩岸關係陷入冰點,官方交流無法繼續推動,冷鏈運送環節中的缺口依舊存在,大陸業者也深受其害。由於大陸幅員廣大,太多第三方物流為了省成本而「主動升溫」,像是派送到一半把冷氣關掉、或在裝卸貨物的時候不開冷氣,讓配送損耗大大增加,但自建物流的成本更高。賠錢賠信譽 大餅難啃有數據顯示,美國生鮮品類的損耗約為3到5%,而大陸生鮮品類的損耗約為20%到30%,也是因為省去中間的環節,所以這些都要電商平台承擔,除了賠錢、又賠了信譽,很多電商業者投資後,才發現損耗過程中的成本,完全超乎想像。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日前整理一份2016到2017年生鮮電商「死亡」名單,有14家業者宣告辦信用卡條件2018破產倒閉;另一組數據則顯示,在全大陸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,只有1%盈利、4%持平,其他有88%虧損,最後7%是「巨額虧損」。(旺報)




EBA62CC375A957DA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nvi7gfa1p 的頭像
    annvi7gfa1p

    好康資訊活動

    annvi7gfa1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